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航道的深度、航道的宽度、弯曲半径、水流速度、潮汐及季节性水位、航道的气象条件等。这些因素对港口建设、船型选择及运输组织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保证安全,航道必须具备一定的航行条件。

1.航道应具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航道深度是指全航线中所具有的最小通航保证深度,它取决于航道上最困难的区段和浅滩上的水深。航道深度是河流通航的基本条件之一,它是限制船舶吨位和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选择船舶吃水量和载重量的主要因素。航道深度增加,可以选择吃水量深、载重量大的船舶,但却会增加整治和维修航道的费用。

2.航道应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航道的宽度依据航道等级和通航方式(单线航行、双线航行或三线航行)的不同而定。公式如下:

 航道宽度=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富余宽度

 其中富余宽度是“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的1.5~2.5倍。

3.航道应有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

航道转弯半径是指航道中心线上最小曲线半径。一般航道转弯半径不得小于最大航行船舶长度的4~5倍,若受自然条件限制,最低也不得小于船舶长度的3倍,否则,将会影响航行安全。

4.航道应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航道许可流速是指航线上的最大水流速度。船舶航行速度与流速的关系如下:

下水(顺水)航行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

上水(逆水)航行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船舶的静水速度一般在9~13km/h,即2.5~3.5m/s,因此,航道上的流速以小于3m/s为宜。

5.航道应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廊

水上外廊是指要保证船舶通过时,水面以上部分所需要的高度和宽度,其尺寸按航道的等级确定。一至四级航道上桥梁等建筑物的净空高度,取20年一遇的洪水期最高水位来确定;五六级航道则取10年一遇的洪水期最高水位确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