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早晨5时30分,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尼下村村民吉安明开着三轮车,沿着家门口的村路开始养路工作,他麻利地捡拾起地上的垃圾后,又仔细清理了一遍路边坡的杂草。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多年。
说是习惯,其实更是一份工作职责。吉安明是七叉镇一名农村公路站的养路工,负责家门口近9公里村路的养护工作,每天有5个多小时都在路上,看似平常枯燥的工作内容,他却十分珍惜,干得起劲。
得益于昌江“四好农村路”建设,政府开发设立的农村公路管养公益性岗位。2013年起他便从事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也见证着养路工资从700元到如今的2900多元。“现在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素质都很高,我们维护的任务也不重。”吉安明说。
吉安明维护的路段是机保村至尼下村的一段长约2.6公里的公路,是一条连通着七叉镇机保村和尼下村的美丽黎乡乡道,由七叉镇政府采用沿线群众承包养护的模式实施日常养护。整条公路平整干净,标线清晰,沿线自然环境和村庄协调相融,仿若人在景中行。
随着昌江不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一条条乡村路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还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七叉镇尼下村委会第一村民小组组长刘兰艳深有体会,过去村里没有这么宽敞的水泥马路,大车开不进来,种好的农产品很多都烂在地里。
“现在我们有了‘四好农村路’,每到木棉花开的季节,游客方便进来,我们村里的木棉干花、芭蕉、米酒等农产品都可以运出去卖,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致富增收。”刘兰艳说。
令她骄傲的是,七叉镇是“春赏木棉红”的重要地区,蕴含浓厚黎族文化的美丽乡村路与木棉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美丽的春日图景,每年吸引游客达40万人次以上。
七叉镇是昌江“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昌江美丽农村路建设始终以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依托,引导和激励农民群众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近年来,已开发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垃圾收运保洁公益性岗位790个,吸收安置农民群众就业,其中脱贫监测户638人,让农民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直接受益,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十四五”以来,昌江已投入4.58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同时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制,推动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全面、常态、可持续发展。
当前,昌江全县农村公路里程已达1081公里,其中县道近55公里,乡道369公里,村道657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2014年至2022年间,在全省开展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四好农村路”检查评比中,昌江一直名列前茅。
(来源:省交通运输厅公众号、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