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让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渐行渐远”,形成了狭长的琼州海峡,成为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要道,更是海南发展的命脉。

2020年琼州海峡进出岛旅客1177万人次,进出岛车辆347万辆次。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越来越“火”,琼州海峡的客货运输量大幅增长。“优化通航条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对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琼州水上运输通道具有重要意义。”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邓小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运输是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官,交通的突破口就在于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

畅通航道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建设。琼州海峡承担着海南90%以上生活物资、100%过海汽车、25%进出岛旅客的运输,但海况复杂、航线密集。邓小刚表示,广东徐闻港投用后,往返徐闻与海口新海港的客滚船、粤海铁轮渡、货船渔船等通航交织更为密集,客滚船单航次最大载运旅客达1300余人,“但目前海口新海港港口泊位、航道、待泊锚地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急需更多的应急救助力量。”邓小刚建议,尽快完成海口新海港待泊锚地及进出港双向通航航道建设,提升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海事保障能力,推进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调整,构建两岸统一、高效智能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同时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统筹协调海事、救助打捞等部门在琼州海峡建立统一的应急处置平台和救助基地,建立两岸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定期联合演练,加强海上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建立琼州海峡综合气象信息服务机制,也能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邓小刚告诉记者,琼州海峡是台风、海雾、海上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频发区,尤其是大风和雾将直接导致停航,但监测站点少、缺乏前期研究,预报预警难度大。2018年春节期间,恶劣天气导致琼州海峡两岸滞留车辆排成长龙,至今警醒着海南交通人。建议加强海峡两岸气象保障能力建设,依托码头、船舶、海上平台等,建设针对海雾、大风、雷电等的监测站,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形成综合立体的海峡气象灾害监测网,研发智能预报预警平台,提升近海港口航运服务能力。

    确保自贸港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增强了我们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邓小刚表示,提高交通网通达深度,降低交通运输物流成本,确保自贸港运输来往自由便利,仍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所有进出岛航班允许加注保税油,推动“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建设,建立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航运制度政策体系,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等一系列确保自贸港运输来往自由便利的举措都将在“十四五”时期落地与完善,让交通运输为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当好先行官。(于淼)

来源:中国交通报

相关文档